2024新质生产力系列将新质生产力落地到投资组合
添加时间:2024-09-13 07:34:40
《2024新质生产力系列将新质生产力落地到投资组合》由国信证券发布,主要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、对市场的意义、投资落地的方法以及在大湾区的发展情况和相关投资标的等内容。
- 形成过程:以科技创新为起点,培育和发展新产业为主要路径,推动生产力发生质态跃升。
- 主要特征:强调以新科技、新产业、新要素为主要驱动力,以劳动者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,以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为核心标志,以高质量发展为宗旨。
- 中长期主线: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旧动能的转换,孕育着大量投资机会,涉及数字经济、高端装备、生物技术、智能电车、能源转型、未来产业等六大赛道。
- 区域发展: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,有针对性地推进生产力变革,各地区推行重点产业链的“链长制”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。
- 产能利用: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要防范化解过剩产能问题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- 产业链层面:设计自主可控评分框架和投资效能模型,筛选自主可控具备提升空间且投资效能较高的产业链节点。
- 构建组合:基于“预期改善”思路甄选个股,先选行业、再选个股的“预期改善”组合弹性更大,近五年年化收益达到9.35%;直接选个股的“预期改善”模型则能够更好地控制回撤。“预期改善策略”对年初至今政策力度较高的低空经济同样有效。
- 因地制宜: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于地方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,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科创资源最聚集的区域之一,拥有得天独厚的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。
- 产业基础:大湾区是中国制造业桥头堡,拥有完备的产业链、供应链,创新投入、创新成果、创新平台数量全国领先,形成了以TMT、大消费、新能源与汽车、生物医疗、新材料、化工为代表的产业集群。
- 深圳实践:深圳作为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,围绕新质生产力,已成为服务创新驱动、促进产业转型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,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,不断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- 遴选框架:从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维度出发,采用研发费用率、研发人员数量占比、销售毛利率、销售费用率、税项/利润总额、股息率和Wind ESG综合得分这7个指标对近800个股票标的进行筛选。
- 重点标的:共20家,包括中金辐照、中国广核、地铁设计、迈瑞医疗、科安达、亚辉龙、星源材质、恒基达鑫、远光软件、统联精密、鼎阳科技、新宙邦、华大基因、美好医疗、英集芯、融捷股份、腾讯科技、拓竹科技、大疆创新、瑞沃德等,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、电子、机械设备、电力设备、计算机、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。
总之,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在投资中应围绕新质生产力构架投资组合,关注大湾区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的投资机会。